中国二十二冶参加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五届八次理事会暨劳模工匠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推进会
2月19至22日,由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五届八次理事会暨劳模/工匠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推进会在深圳举行,中国二十二冶装配式公司张晓峰创新工作室、唐山重工公司李景生创新工作室参加会议。 近年来,中国二十二冶围绕公司制作经营,创建了一大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集聚人才、集智创新、技能传承,助推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拥有市级及以上创新工作室26个,为公司生产经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联盟双方将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突出新兴起的产业、数字化的经济和技术创新,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方面开展工作,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新纽带”,在平台上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 张晓峰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现有核心成员26人。工作室推行“课题制、信息共享制、培训制、档案管理制、导师带徒制”五大管理制度,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钢-混结构体系、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三大核心建筑体系及配套产品开展体系研发、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活动。2020年被命名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依托“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并同清华大学、中冶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燕山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良好的产、学、研、用平台,坚持创新工作室与公司制作经营活动、与职工综合素养提升、与职工群众岗位奉献、与发挥劳模所从事的攻关项目相结合,调动职工热情参加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的积极性,实现从劳模“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的提升。 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晓峰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围绕科学技术研发项目开展研究,拥有专利230多件,软件著作权35件,主参编标准18项,省部级工法27项,先后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国五矿职工十大创新成果奖、河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奖等各类科技奖励31项。 工作室作为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培训站,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充分的利用工作室阵地,实现“老带新”“师带徒”技术传承,现已培养河北省建筑业青年科学技术创新推进人才1人,2名青年获得全国冶金建设行业技术能手,6名青年获得河北省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同时培养了一批能独立承担研发课题任务,主导课题研发、推广的科学技术创新型人才,助力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