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 《2024年贵港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较大事故、切实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加快建设港产城融合先行试验区、加快建成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平陆运河经济带现代化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城而努力奋斗! (一)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持续辨识新业态新风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充分运用好警示提醒、通报约谈、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加大访谈约谈、挂牌警告、媒体曝光力度,加大典型事故挂牌督办和提级调查力度,严肃问责追责。 (二)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督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出台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等八大行动,落实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建立完善信息汇总、动态研判、晾晒通报、督导检查等机制,着力消除重大风险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防范重点领域重大风险。聚焦“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和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运输、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工贸、烟花爆竹、文化旅游、燃气、特定种类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动火动焊、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全方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常态化防范化解机制,抓细抓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四)强化源头风险安全管控。常态化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作”专项检查督导,持续防控危险作业安全风险,全方面开展特殊作业和“反三违”专项整治,深入推动覃塘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按职责服务桂平化工园区建设,深化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能力提升和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提升。开展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加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运用,推动矿山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健全矿山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实现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全方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聚焦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坚持企业自查与部门检查、严格执法与专家服务、属地执法与暗访核查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工贸重点行业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实现重点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得到一定效果遏制。 (五)加大调查统计工作力度。盯紧事故多发县市区和重点行业加强跟踪预警和分析通报,健全部门事故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地推进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 (一)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全面压实防汛责任,织密织牢基层防汛责任体系。聚焦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强隐患排查,开展防汛防台桌面推演和综合演练。加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增强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组织会商研判调度,发布防汛抗旱提示信息和警示函。严格落实“凡红必应、凡红必停”要求,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临灾“叫应”机制,解决好叫应机制“临门一脚”问题,落实好敲门责任人和责任机制。重点突出高风险区人员紧急转移避险,目标实现洪涝灾害“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二)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持续发挥市森防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以全面实施林长制工作为契机,压紧压实各地各级森林防灭火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抓好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紧扣“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工作要求,组织并且开展全市森林防灭火培训和演练,逐步的提升我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林火卫星热点核实反馈工作,做好高火险时期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确保若发生火情能高效处置,安全扑救。 (三)抓好防灾减灾救助工作。加强灾情统计报送,做到有灾必查、有灾必统、有灾必报。扎实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等各项救助工作,确保救助精准到户到人。加强灾害信息员培训,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灾情报送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维修工作。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全面完成物资归口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常态化应急预案演练。指导桂平市开展好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试点工作,提升保险理赔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抓好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地震监测,强化监测台站运维,确保台站正常运行。规范宏观观测点运行管理,按时上报信息,形成规范的宏观异常处置机制。加强地震预警终端的维护,确保24小时在线。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强化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形成地震应急“一张图”,应用于震情监视和应急救援准备。积极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活动。 (一)加强法治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贵港市应急管理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树牢法治观念,增强全体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充分的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组建单位内部法律顾问团队,持续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优化应急管理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局主要领导走流程、找差距、优服务”活动,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回头看”,进一步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二)加强规范文明执法建设。科学编制年度执法计划,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依法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和行政执法处罚力度,对失信公司进行处罚曝光,督促企业守法经营。定期总结梳理、自评自查、学习互补,促进执法水平有效提升。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开展服务型执法,大力推广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防止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机械执法、“一刀切”式执法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推进市县两级应急指挥部建设,以实战标准建强指挥场所、配齐设施设备、用好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和各类支撑信息数据库。加快建设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灾害预警指挥体系,加强区域、部门、军地协同,稳步推进应急管理部门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相互连通、协调联动指挥平台,推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与消防站联合建立平战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 (四)加强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高质量推进预警指挥工程、航空应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基层防灾工程等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立项实施统筹,强化规范管理、跟踪问效。推动县市区加快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协议储备、社会化储备相结合方式,完善抢险救灾物资快速调拨机制,满足贵港市启动一次三级应急响应保障需求。探索开展应急物资仓储智能化试点工作。 (五)加强预案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的修订,指导督促基层和企业修改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强化预案数字化管理,推动应急预案线上审批备案。组织并且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实战演练,重点抓好应急演练“五进”活动,提升基层应急救援水平。 (六)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支持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并规范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统筹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完善救援队伍调用、应急救援和保障工作机制。组织并且开展森林防火、防汛抢险、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等“一专多能”训练,推动形成互为补充、协同作战、一起发展的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提升重特大灾害事故应对处置能力。 (一)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贯彻落实《关于逐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突出提高基层组织指挥、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援实战、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等能力。推动整合安全生产监管、消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职责,强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 (二)全面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工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合作。实施科技信息化“基层基础年”工程,强化科学技术兴安支撑。 (三)完善社会共治工作机制。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鼓励和规范第三方提供应急管理专业方面技术服务,推进安责险和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引导保险机构参与事前预防和灾后补偿服务。调动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性,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报告、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工作制度。 (四)深化实施智慧应急战略。持续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以危化品、矿山、粉尘涉爆为重点打造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经验模式,加快推进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加快基层信息化能力建设,补齐科技支撑、应急通信和装备保障短板。 (一)深化应急安全公益宣传。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引导公众线上线下积极学习应急安全知识,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加强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场馆建设,完善安全教育公共设施建设,依托社区消防站、图书馆、各类科普场馆等场所,设立应急科普宣教专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安全科普活动。发挥应急广播、预警中心作用,发布预警信息,普及应急管理安全知识,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举办贵港市第一届应急安全科普讲解大赛,建立应急安全科普宣传队伍。 (二)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宣传贯彻,及时报道好做法好经验。严格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养和训练考核。利用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设置应急安全专题栏目,定期讲解应急安全知识、介绍应急安全典型经验做法、曝光应急安全存在的明显问题和违规违法典型案例,制作播放安全警示宣传片,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深入开展应急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推行“执法+普法”工作模式,督促执法人员通过“以案普法”、“以案说法”等方式宣传普及有关法律和法规,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安全科普活动,让应急安全常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严格安全生产考试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考试工作制度,推进市属考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考试点运行规范化流程。逐步优化考试科目设置,服务市场所需。建立安全培训机构“白名单”机制,定期公布全市培训机构考试合格率,倒逼培训机构提升管理、提高质量。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政治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科学体系,持续开展党史和党纪法规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打造支部党建品牌,规范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细则,认真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驰而不息纠“”树新风,强化干部教育监督管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整治,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并且开展剖析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教育基地等活动。聚焦监管执法、事故调查、行政审批、安全检查、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提升队伍履职能力。严格执行选人用人规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清晰岗位工作职责,强化结果运用,营造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注重专业人才引进;持续开展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干部队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夯实发展基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逐步的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平安贵港建设工作,深化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达标提质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谋划农村生产安全、灾害防治、救灾减灾等工作,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持续用好《应急管理系统奖励暂行规定》,进一步落实走访慰问、医疗救护、保险抚恤、荣誉退休和津补贴等政策措施。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加强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积极打造应急管理系统双拥先进典型。
上一篇: 矿藏冶金职业工业期望_职业期望(5)_前瞻 - 前瞻网 下一篇: 【微济阳】人大代表提议“关于改进济阳与济南间交通出行条件的主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