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中心

云南矿产资源(云南矿产分布)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云南矿产资源(云南矿产分布)

  除油气外,中国南方还有丰富的煤炭、地热、水能和铀资源,拥有非常良好的找矿前景。煤炭:云南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它是中国南方为数不多的富煤省份之一。煤炭储量239.28亿吨,居全国第9位。产地265个,主要分布在云南东部、南部和东北部。前景是700亿吨。老厂矿区烟煤探明储量近40亿吨,昭通盆地褐煤探明储量81.5亿吨,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和褐煤基地。地热:云南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在104个县(市),有654处温热泉露点。其中低温热水点286个,中温热水点235个,中温热水点94个,高温热水点29个,过热水点10个。自然热流率26.36万大卡/秒(年放热量相当于118.7万吨标准煤),居全国首位。全省地热分为东、西两部分,以金沙江和红河断裂为界。东部以中低温热水为主,水温多在40-60 & deg;c左右;西部以高温热水为主,水温60-105 & deg;c .腾冲是中国少有的高温地热区之一。经过瑞电、热海、热水塘等三个热点领域的初步勘探,能安装2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石油和天然气:穿越& ldquo八& rdquo探索初见成效。随着景谷盆地原油的发现和年产5000吨炼油厂的建成,陆良和保山盆地相继发现天然气流。云南拥有非常良好的油气储集构造,在中生代盆地勘探中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地质行业矿产资源概况-化工原料及矿产。这是云南主要优势矿种之一,资源潜力巨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0种,产地115个。其中,磷、盐、芒硝、砷、钾盐、硫铁矿、电石用石灰石、化肥用蛇纹石等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磷矿:云南是中国五大磷矿生产基地之一,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矿石储量31.86亿吨,居中国第二位。产地36个,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前景223亿吨。昆明附近的滇池周边,是全省磷资源富集区,远景储量40亿吨。& ldquo九& rdquo将建成中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盐矿:是云南的矿产资源之一。氯化钠储量142.26亿吨,居全国第三位。20个产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中部,资源远景735亿吨。昆明附近的安宁大型盐矿厚度大、品位高,适合大规模开采。在60平方公里内控制了氯化钠远景储量130.89亿吨,芒硝远景储量62.48亿吨,是理想的盐化工基地。钾盐:江城蒙野井钾盐矿是我国第一个古钾盐矿床,氯化钾储量1198万吨,居全国第二。个旧白云山还有一个霞石正长岩矿,含氯化钾,远景储量2.7亿吨,伴生铝(远景储量6亿吨)。现在,正在研究做综合开发利用。硫铁矿:硫铁矿储量4.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产地22个,主要分布在云南东部和东北部。资源远景近14亿吨。伴生硫储量1970万吨,居全国第七位。18个产地,集中在云南南部和西北部的有色金属矿床中。资源远景为2.7亿吨。云南硫铁矿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且分布在偏远地区,开发利用难度大,云南自给率低。

  地质矿产概况-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云南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分布广泛。水泥、玻璃、陶瓷、饰面板、新型建材发展比较齐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5种,产地145个。储量有青石棉3.9万吨、云母705吨、石墨243万吨、硅藻土(矿)7754万吨、泥灰岩(矿)869万吨、压电晶体7.9吨、熔融晶体(矿)230吨、玻璃用砾石(矿)1968万吨、水泥用页岩(矿)5800万吨等。大理点苍山大理石储量大,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图案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云南独特的地质成矿条件,形成了矿产资源在分布和结构上的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矿种齐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能源等资源高度匹配。第二,分布广泛。108个县(市)发现了金属矿产,116个县(市)发现了煤炭,其他非金属矿产所有县都有。资源相对集中,煤炭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北,铁、铜、磷、玻璃石英砂主要分布在滇中,锡、锑、锰、铝主要分布在滇西,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三是共生、伴生矿产多,综合开发使用价值高。共生和伴生矿床约占全省的30.6%。兰坪金顶铅锌矿经综合开发后,伴生银、镉、铊价值占主要金属总价值的一半。地矿主要出成绩新中国成立46年来,云南地矿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一是地质找矿成果显著。46年来,全省地勘单位共投入37.6亿元开展地质勘查,探明固体矿产资源总量535.9亿吨(固体矿产资源预测资源远景7182.74亿吨),基本摸清了云南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重要成矿区(带)及远景。到1995年底,全国乡镇共有矿山323个,集体和个体采矿点13157个,年产矿石1.21亿吨。云南已初步形成发展有色、化工、钢铁、能源、建材工业的原料基地,为本世纪末国家和省建立以滇南、滇西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基地,以昆明、曲靖、昭通为重点的磷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基地,以小龙潭、曲靖、昭通为重点的能源基地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其次,拓展了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为适应经济建设和土地管理的需要,地勘单位的工作领域从单一的矿产勘查扩展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为农业、工业、交通、水利和国际工程提供了5094项地质资料。水文地质工作初步查明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42.74亿立方米/年;在城市工矿区和农业区开展了200多项地下水勘探工程,解决了10个城市工矿区和9个农业区的部分生产生活用水。工程地质工作:提交了4056座中小型电站、630多座中小型水库、1000多座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资料,完成并配合了成昆线(南段)、贵昆线(西段)、南昆线(西段)、滇藏线条省内外铁路的工程地质勘查,为选线、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环境工作,在昆明、开远、大理、楚雄、曲靖、玉溪、景洪等市开展了水质调查和地下水监测,完成了全省1400多个地质灾害点的调查,提交了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报告,对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德钦、镇雄、元阳、耿马等13个县进行了调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提高了地质工作的研究水平。到1995年底,已完成全省1: 100-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 200-1: 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正在主要成矿远景区、国家重点经济建设区、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开展1: 5000综合区域地质调查。在基础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全省地质矿产图,出版了化学图集、地层表和区域地质、区域矿产概要等专著。同时,完成了锡、铜、铅、锌、锰、钨、锑、金、银、汞、磷、石灰岩等13种矿产的新一轮成矿分区和资源预测。地质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1978年以来,全省有17项地质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进步奖,113项成果获部、省科技奖。其中,“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成果不仅使滇西锡矿地质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而且使花岗岩及成矿机制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建立了一支学科和专业队伍。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地矿、冶金、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石油、武警、核工业等部门组建了专业地质队,成立了地质研究所,举办了中等专业党校。专业地质勘查设置了矿产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物化探、水文地质、找矿工程、大地测量、环境监视测定、实验测试等工种,共有职工35084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918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38人。拥有常规设备10915台,固定资产13.98亿元。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先后引进了深孔液压进给钻机、液压基础打桩机、光电测距仪、红外测量仪、大型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数字地震仪等一批地质勘探、实验测试和工程建设等先进的技术设备。遥感、地震、计算机、超声波、红外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在研究成矿规律、矿产预测、确定矿石中有用成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该省已建立起一支学科齐全、专业工种配套、能进行多项目联合找矿施工、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地质找矿科研队伍。

  五是矿产勘查开发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矿产资源法》实施前后,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先后制定了《矿业开发若干政策规定》、《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办法》、《乡镇集体矿和个体矿管理暂行条例》、《鼓励外商投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条例》、《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等。全省17个地、市、124个县(市、区)成立了矿山管理机构,省、地、县三级矿山管理网络初步建立。1987年完成地勘单位资源勘查登记,实现了国家对探矿权的统一管理。1995年基本完成国有矿山采矿登记,发证率达92.88%。乡镇矿山全面清理整顿,发证率达82.8%,对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的个体采矿点实施关闭、停止、兼并、转让3245个。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已经启动,85%的国有矿山制定了& ldquo三率& rdquo指标(采矿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并列入合同。现在,全省矿业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矿业秩序有所好转。

  第六,地矿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中央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全省地勘部门采取了& ldquo三& rdquo(地勘成果商品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社会化)为目标,以开拓地质市场为突破口,以搞活地勘单位为中心环节,从七个方面做了改革:(1)按照地质与勘查分离的原则,对地质队伍进行了专业化重组。(2)运用市场机制,预算内地质工作实行项目管理。(3)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逐步改变地勘工作的投资主体。(4)简政放权,承包经营,推动地勘单位走向市场。(5)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实行开发勘查有偿使用。(6)调整优化结构,组建工程勘测考察与矿业开发集团公司,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七)建立边境贸易。Window & rdquo吸引外资共同勘探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改革,解放了地勘生产力。17年来,地质找矿新发现矿产地409处,提交大、中型基地详查84处。滇西教工区锡矿,哀牢山地区金、红宝石,滇中富磷、富盐、芒硝、钛砂矿,滇东南银、金、锡、锌多金属矿和滇东无烟煤,滇东北银。& ldquo八& rdquo在此期间,地勘行业经济年均增速达26.38%,总产值29.5亿元,与& ldquo七& rdquo相比翻了一番,基本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17年来,全省地勘部门探明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提高了国土地质研究水平,培养了一支具有相当科学技术水平的队伍,探索了地勘工作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1)地质找矿投入严重不足。& ldquo七& rdquo此后,采矿业产值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国家拨付的地质勘查费用年均增长率仅为5.3%。由于物价、工资、社会支出等因素。,安排地质勘探工作的费用比例由& ldquo七& rdquo开始的70%,下降到& ldquo八& rdquo40%末期,部分矿产资源因勘探程度低而供不应求。(2)基础地质工作有待加强。到1995年底,1.5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仅完成全省总面积的12.44%。滇西北的航空空和地面物探尚未开展,滇西的许多基础地质问题仍需探索。(3)地勘行业经济不景气。1995年,省地矿厅人均资产只有1.98万元,经营性资产不足9000元。三分之一的单位尚未摆脱经济困境,大部分单位由于管理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差,影响了职工收入和队伍稳定。(4)地质矿产管理职能还没完成,一些县的矿产管理机构不够健全。许多矿区任旧存在矿权纠纷和资源浪费。

  地质矿产行业的目标& ldquo九& rdquo地质矿产工作的目标是:(1)围绕全省& ldquo四路五河一线& rdquo布局和实施& ldquo三江专项勘探计划& rdquo。在加强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力争三江中南段、滇东南、滇中、滇东北四个地区(带)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向国家和省申报建设重要矿点36处,新增矿产储量26处,为云南打造磷化工、有色金属、能源、建材等四大超百亿元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2)队伍结构和产业体系逐步优化。建立初步的国家队& ldquo野战军& rdquo和一批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以地质找矿为基础,以矿业开发和工程勘探为支撑,以工贸为补充的产业格局。(3)工业经济实力提高。为实现以上描述的目标,要进一步确立地质勘查的基础产业地位,使地质勘查与能源、原材料产业协调发展。& ldquo九& rdquo在此期间,除了国家适度增加地勘费外,还应逐步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资源利用者、受益单位等相对完整、稳定的多渠道机制。,以改变地勘费严重不足导致地勘主业滞后的现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地勘经济新的产业支柱。深化地勘体制改革,进一步转换地勘单位经营机制,加快企业化进程。根据地勘单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合作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特别是对边远贫穷的地方,要建立矿业开发试点示范区,在资源配置、矿权(探矿权、采矿权)流转、风险资本回收等方面实行灵活开放的政策,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加强地质矿产管理,建立矿业新秩序。《矿产资源法(修正案)》颁布后,要加快地方行政立法,加强执法监察,实现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

 

上一篇: 国际十大钻石矿 下一篇: 拓荒服务新赛道!顺德高企协会服务才能再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