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两名冶金专家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提名!
随着2023年国家科技奖提名公示工作的陆续开展,本年度最高科技奖的候选人名单逐渐清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名北京科技大学的葛昌纯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技奖。 葛昌纯院士,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平湖市,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6年国庆节,葛昌纯曾受邀登上城楼观礼,这是国家对于分离膜研发团队对“两弹一星”工程所做贡献的认可。青年时代他临危受命,成为制造、氢弹关键材料——浓缩铀-235用复合分离膜研制的主要负责人,葛昌纯等一行科研工作者,从原理学起,攻克语言难关,忍耐有毒材料,突破大国垄断,证明了中国人在尖端科技、基础材料上有白手起家的勇气和能力。 1950年,他在长沙云麓中学上了一个学期,终因家庭生活拮据而被迫中途辍学。两年后,他到湘东钨矿从事矿砂检验工作,为后来从事勘测探矿带来机缘。 1956年,在中国“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鼓舞下,何继善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理勘探专业。 1960年,何继善从长春地质学院物探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任教。 何继善院士研制出“普及型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这是世界上首台能在汛期恶劣环境下快速准确探测堤坝管涌渗漏入水口的仪器设施,为全国110多条江堤、20多座水库大坝溃坝垮堤隐患提供了准确信息。他发明的广域电磁法,能轻松实现7千米深度范围内的精细探测,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煤矿水害探测、地质灾害防治、压裂监测、城市物探、潜艇探测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方法,有力地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地”战略。他率研究团队对洞庭湖盆地生物气进行了采样化验,提出“气化湖南”战略思路,被誉为“湖南页岩气之父”…… 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变成全球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际测量学界曾评价:“1985年提出用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来处理测量误差,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未解难题。” 潘垣,1933年8月出生于湖北宜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脉冲强磁场技术专家,至今活跃在科研一线,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在潘垣眼中,磁约束核聚变是世上最难的科学研究。他参与的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环流器一号”工程,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是我国首个磁约束聚变领域大科学工程,目的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核聚变产生原理,制造一种科学装置,从而解决人类终极能源的问题。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瑞典哥德堡大学和中国西北大学荣誉博士。 安芷生长期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大气污染控制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他突破了经典的全球冰期-间冰期理论,首次系统提出东亚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学说,被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Kutzbach教授评价为“照亮了东亚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道路”, 引领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季风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他揭示了南北半球冰量变化对亚洲季风的影响以及季风和西风气候在冰期旋回和千年尺度上的关系;提出了冰期-间冰期印度季风动力学和亚洲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概念,催生了全球季风动力学,开辟了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安芷生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本世纪始他牵头向中央提交了关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对策等一系列前瞻性战略咨询报告,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1979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3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擅长植物细胞学、作物遗传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多年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特别是对普通小麦起源演化、遗传多样化分析以及特异DNA序列克隆等研究有效高水平,并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较深入的研究。 贲德,男,满族,1938年4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4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委副主任。 1963年,贲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年,在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工作;1965年—1969年,在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担任专业组长;1969年—1984年,在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总体室担任主任;1984年—1990年,在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机载雷达部担任主任;1991年—2000年,担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担任电子部第十四研究所教授、科技委常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丨2018年82岁的汪品先院士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9天时间里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 汪品先院士是我国古海洋学的奠基人,是我国海洋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是我国南海深海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积极推动我们国家加入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主持了我国首次南海大洋钻探ODP184航次;他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成功推动了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立项建设;他领导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带领我国海洋领域科学家走向深海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赢得了南海科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他发现了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及其变化,提出“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假说,推进边缘海形成新机制的板缘张裂“中国学派”。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海洋与地质科学以及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他获得过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及欧洲地学联盟(EGU)“米兰柯维奇奖章”等。 薛其坤,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党员,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分子束外延、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菲列兹·伦敦纪念奖、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和复旦-中植科学奖等奖励与荣誉。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毛二可 (1934年1月26日—),雷达系统、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他在雷达系统及杂波抑制信号处理和雷达跟踪的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雷达动目标显示、检测性能及跟踪的精度和速度,对中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毛二可院士22岁,设计出“新中国第一个电视频道”;30岁,参与设计中国第一台相控阵雷达;6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5岁,“下海”创立学科性公司,让国家重大需求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获得广泛应用……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固体离子学和能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博士生导师。 陈立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至1978年在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固体所进修;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固体离子学实验室;1987年担任“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总负责人;1999年牵头成立了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立泉率先在中国国内研制出锂离子电池,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 欧阳自远(1935.10.9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普营荣誉营长,国际院士联合体第一主席等。 欧阳自远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 。欧阳自远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比较行星学、地外物体撞击地球诱发生态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等研究,其学术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与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尹泽勇,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宝应,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两机”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尹泽勇于1967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毕业;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1990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70年进入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兼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大客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出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首任院长。 2023年全球粗钢产能24.986亿吨,增幅2.3%|10年来首次年度增加5000万吨以上!
上一篇: 单项最高奖赏300万元《山西省科技奖赏方法》修订发布 下一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葛红林:全力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多晶硅、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