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赚钱的石头才是矿
”,讲了有千遍。虽未点名,但这位老先生,就只能是笔者了。说讲过千遍,夸张了点,但笔者确实常挂在嘴边,有机会就要唠叨一下。在这篇随笔中,还要再不胜其烦地讲一讲。 关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对比地质出版社每年出版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和《世界矿产资源年评》,会发现一个现象,即“资源报告”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大幅度高于“资源年评”的固体矿产储量数据。“资源报告”的储量数据大于“资源年评”的储量数据,是完全正常的。问题是,这两组数据的差距,实在太过于悬殊。以锰矿为例(2017年),前者储量为18.46亿吨,后者储量为0.44亿吨,后者仅为前者的2.38%。这个百分比,就很值得深思,问一个为什么了。 差距为何如此之大?细心的研究者会发现,在国内发布的这组数据中,若落实到矿床,大量进入统计的所谓的“矿”,存在着问题隐患。一是“呆矿”,近几十年甚至百年也开不了的;二是“死矿”,就是永远也无法开采的。因为有不少矿床若要开采,其矿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远高于矿产品的市场行情报价。例如,2016年发布的铁矿资源储量为851亿吨,但事实上,这些年来新增的巨量铁矿资源量,有一部分是超贫的“铁矿”,或者是埋藏超深的“铁矿”。有的埋深在2000米以下,根本不具备成本竞争力。这里打了很多引号,在笔者看来,这些引号内的“矿”实际就不是“矿”。 第一,划定矿与非矿的界限和标准,过于陈旧。现有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是几十年前确定的,按此系列规范来讲,凡是达到“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中“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的,不管其矿体埋深、开采条件、选冶性能、开发外部条件如何,都可以圈成矿体,都可以戴上“矿”的桂冠,进入统计表格。这势必造成勘查成果的“浮肿”。 第二,勘查与开发的衔接不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矿产勘探、矿山设计和建设,都是依靠各地勘局队与各工业部门的设计建筑设计企业,协同配合来完成的,形成了当时行之有效的勘探报告和项目设计“三结合”的审查体制。地勘局、队出于自己的任务要求,希望尽量压低边界品位等,尽量多交各级储量的数量,完成和超额完成储量任务。设计院和矿山也出于自己的任务要求,希望尽量提高边界品位等,尽量压低各级储量的数量,确保矿山产能、“三率”和成本达标。双方在“三结合”会议上,激烈争论,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但后来,随工业部门的撤销,后续改革脱节,矿产勘查与矿山设计建设的关系,渐行渐远,形成了财政出资的矿产勘查单打独斗的局面。由于缺乏工业部门的经济评价,入矿的标准越来越低,大量技术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不可开发的石头也被圈入矿体,形成了业绩,进入了报表。 第三,衡量矿产勘查成效的标准有待完善。国内当下的衡量勘查成效的标准,就是矿床规模的大、中、小。受制于此,地勘单位最关注的,就是探明矿产资源的“量”,也就是矿石的“斤两数”,即资源量的多少。这个导向势必造成:一经发现矿体,就会不计成本地探到边、打到底,“吃干榨尽”,就非常有可能提交一个与矿山最大设计规模不相称的、过多的资源量,造成了矿产勘查“产品”的积压,也积压了宝贵的勘查资金。这些年来,超大型钼矿、超大型钨矿的勘查,都不乏这方面的例子。 2012年前的几年,矿产勘查市场热浪滚滚,大量的财政资金和市场资金投入其中,勘查资质单位的数量成倍增长。2012年后,和全球矿产勘查市场同步,矿产勘查市场由热急剧转冷,勘查投资迅速下滑。现在是时候了,可以冷静下来,反思一下什么是矿,这么一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了。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统计,国内生产的能投入开发、以含铁62%的标矿计,并且能维持矿山运营的铁矿资源储量,不足发布铁矿资源储量数据的1/10。值得欣慰的是,最近进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新老标准数据转换工作”,挤出了一部分过去资源储量统计数据中的水分。2020年公布的铁矿储量为108亿吨,同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数据比较,比过去接近了一大步。对铁矿资源的现状,就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 矿床学的教科书,开宗明义首先指出:矿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符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可被利用的有用矿物的堆积体。全球权威的矿床学的学术刊物并不以矿床学命名,而是以“经济地质(Economic Geology)”为名。其寓意非常深刻,就是要对大家说,矿和矿床,不仅是地质学里的科学问题,也是地质学里的经济问题。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是全球顶级的矿业大学,也是全球排名前200名的大学。该学校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能赚钱的石头才是矿”。学校时时不忘提醒学生,要献身矿产勘查开发,不能忘了根本,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所谓的“矿”,就只能是石头。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澳大利亚采矿与冶金学会(JORC),它的《矿业顾问手册》,对矿产储量进行了十分清晰的定义:不仅要满足技术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经济可行,社区环保法律认可。满足以上三方面的要求,才能算是储量,才能算是赚钱的石头。 当前,很多行业都出现了生产过剩、产品积压的问题。矿产勘查位居矿业的前端,矿产勘查的“产品”,即探获的矿量,它的积压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报表上,沉淀了大量的资源量,有的仅仅是含有有用元素,但开发成本却远超市场行情报价,是一堆无法盈利的石头。以矿产勘查为营生的投资者,是不会这么干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找矿者和管理者,对什么是矿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概念,没有入心入脑。只认得“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中的“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只要达到这个指标下限的,就算找到了矿,就可以上报表了。 在这篇随笔里,又在反反复复地强调,“能赚钱的石头才是矿”,其本意不过是提出回归找矿者初心,一定要去寻找那些真正能赚钱的石头。 正版图书,正规发票,单位采购有优惠,可添加下列客服详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