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升 111个项目获2022年冶金科技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8月4日发布2022年冶金科技奖名单,共有111个项目荣获2022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说,从获奖情况能够正常的看到,中国钢铁行业自主研发是主流,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升。获奖成果已成为引领我国冶金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导向,成为中国钢铁赶超世界的重要标志。 据悉,按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经严格评审,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决定对111个项目授予202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其中,对“欧冶炉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技术研究”项目授予特等奖,“地下铁矿山高阶段嗣后胶结充填理论与应用研究”等23个项目授予一等奖,“崩落法地采大型铁矿尾矿全资源化梯级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29个项目授予二等奖,“深部金属矿高应力超前致裂精准爆破技术与应用”等58个项目授予三等奖。 “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经科技部批准,联合举办的钢铁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冶金科学技术奖已走过二十余载风雨,有着广泛影响力,一直以来备受行业关注,得到了广大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何文波说,自设立以来,冶金科学技术奖在鼓励钢铁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为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科技水平做出了贡献。 2021年评审时,有专家提出,对冶金科技奖获奖项目推广应用、技术发展情况及获奖者情况进行评估,来衡量冶金科技奖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何文波说,这也体现冶金科技奖的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方面的情况。为此,奖励办对2011年-2020年共10年里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的全部138个获奖项目获奖后的应用、研发、成果转化等实际情况及主要获奖人有关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据介绍,其奖励办设计了《冶金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跟踪调查表》,涵盖了基本信息、项目获奖后的作用和影响评价、获奖后项目应用及推广情况、获奖后项目后续研发情况、完善奖励制度等5个方面28个问题,对138个获奖项目进行了网上问卷调研,回复率达100%。 调查问卷显示,在138个获奖项目中,有93项核心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占67.39%;有44项核心技术来源于合作研发,占31.88%,高校研发推广的项目仅1项。在138个获奖项目中,企业为第一获奖单位的有86项,占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探讨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何文波说,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虽然在技术上经历了早期的购买、引进等,但经过整个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消化、吸收、整合和创新,近10年获奖项目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途径的比例已接近70%,第一获奖单位为企业的项目已超过60%,这充分显示出企业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自主研发是主流,钢铁企业已成为研发主体。 据统计,在138个获奖项目中,有129项在继续应用,占比高达91.31%;不再应用的有9项,占8.69%。在129项继续应用的项目中,有86项实现了应用规模增大,占63.3%;有40项实现了稳定应用,占28.99%;仅3项年应用规模减小,占2.17%。这129个继续应用的获奖项目至今总新增经济效益3741.04亿元,近10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1229.21亿元。 调查问卷还显示,项目获奖后进行推广应用的有128项,占比高达92.75%。其中,一直持续推广应用的有111项,进行阶段性推广成果技术应用的有17项,占比分别为80.43%、12.32%。获奖后推广总台(套)6904个,平均每个项目获奖后推广了54台(套)。何文波说,这也说明,高等级科技奖项不但代表了当时的科研水平,在方向上也是经得起考验的,技术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价值。 何文波说,我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138个获奖项目中,获奖后继续进行相关研究的项目有126项,占比高达91.3%。获奖后共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497项,平均每个项目获奖后获得发明专利11项;获奖后新制定国家标准54项、行业标准89项、团体标准196项,新发表论文2190项、新出版著作54项,平均每个项目有16个知识成果。 “这些论文和著作为进一步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激励获奖者提升创新能力,也为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何文波说,除了在经济效益、资金支持和科技进步上有巨大影响外,获奖项目对科技人才培养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项目获奖后新增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1人,其中获得院士的有3人,为我国钢铁行业科技进步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 何文波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将以办好冶金科技奖为抓手,培养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助推行业形成创新合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壮大行业创新队伍,引导钢铁行业广大科技工作人员攻坚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会员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推动共性技术研发,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